線真的不錯,4k@120hz高刷新輕松勝任,開博爾光纖HDMI 2.1高清線玩家實測!
去年裝修房子的時候沒有在書房和客廳之間預埋HDMI線材,導致PC上的一些資源無法直接在客廳的電視或者臥室的顯示器上播放,比如看一些本地的高清影視資源,或者是玩PS4上的一些游戲等等。用U盤拷貝資源再插到電視上播放也很麻煩,甚至有些質量較差的U盤也無法滿足4K或8K視頻點播的速度要求。
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選擇一條比較長的HDMI線材,把書房的電腦、PS4這些設備和其他房間的顯示設備聯起來,雖然沒有預埋到穿線管當中,也可以結合自己家里的布局,將線材從沙發后方等位置穿過,做一些隱藏式的處理,看起來并不礙眼??紤]到傳輸帶寬的需求,選擇的線材必須要支持HDMI 2.1協議,多番對比后選擇了開博爾的光纖HDMI 2.1第五代線材。
科普一下HDMI2.1,HDMI2.1擁有48Gbps的傳輸帶寬,支持4K@120Hz或8K@60Hz的圖像信號實時傳輸,另外還支持動態HDR、eARC技術(增強型音頻回傳)、VRR(可變刷新率)和QFT(快速幀傳輸)等新技術,隨著硬件的更新換代,HDMI2.1即將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。
打開包裝,可以看到有張提示卡,光纖HDMI線是方向的,千萬不要接反。
可以看到線材的用料還是很扎實,保護層是鋼甲線身+防彈凱夫拉,外被是柔韌高彈的TPU材質,柔韌度也很好,抗拉扯和防暴擊。
拿在手上的分量很足,接口處的細節也非常好,兩邊的插頭部分均采用鋅合金材質的外殼,與線材一致的灰色涂層,對內部芯片起到保護作用,比如防撞擊。內部有精研高兼容的集成光電轉換芯片,官方稱經過多次的熱插拔實驗,不燒設備,杜絕故障。
連接好以后開機,顯示器正常亮起開機,表示線材沒有問題,后面的體驗以我這臺LG 34寸帶魚屏顯示器為例。這條線材采用萬兆光纖線芯,由4芯光纖和7芯銅線構成,解決了常見HDMI線材中信噪比、擴展間距和信息運載量等問題。以其承載能力來看,推動我這臺3440*1440分辨率,最高75Hz刷新率的顯示器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條線材支持12bit高色深,色彩深度越高也就意味著能夠顯示的色彩約豐富,相近的顏色之間可以更清楚的區分出來,避免色彩斷層、并階的現象,觀感更加順滑。
10bit色深能夠顯示10.7億種色彩,而12bit色深則能夠顯示680億種色彩。當然前提是顯卡和顯示設備都要支持12bit色深,任何一方面滿足不了,都無法得到這種顯示效果,線材在中間只是起到無損的畫質傳輸。
動態HDR是在日常使用中常用的,尤其是在看電影或者玩游戲的場景下。實際測試發現,在觀看HDR格式的電影的時候,畫面動態范圍表現更好,暗部和亮部細節都有著很好的呈現,色彩表現較為飽和。
在游戲體驗中,可變刷新率(VRR)也是一項實用性很強的技能,能夠使顯示器和顯卡保持幀率同步,避免游戲中出現畫面卡頓、撕裂和掉幀的問題,尤其是在FPS、賽車類游戲中效果比較明顯。第一次使用發燒級的線,主要是用來玩PS4,雖然目前有點大材小用,但畫質細膩,色彩紛呈,配上三星85寸電視,效果真的超級無敵棒。
基于HDMI 2.1技術,這條線材還支持音頻回傳通道(eARC),能夠兼容杜比全景聲、7.1和5.1虛擬聲道,但由于手頭的測試設備有限,這一環節無法進行詳細測試。
實際體驗下來,開博爾光纖HDMI 2.1第五代線材完全能夠滿足我目前的使用需求,幫助我解決書房PC和其他主機與顯示設備連接的問題,雖然是明線使用的方式,但自己稍加歸置一下也能在表面上將其隱藏起來,不至于影響家里的環境布局。加之線材本身用料扎實、強度高,在墻角等需要彎折的地方也不必過分擔心其存在損壞的風險;采用HDMI 2.1傳輸協議,滿足8K@60Hz、4K@120Hz視頻傳輸,支持動態HDR、12bit高色深、可變刷新率和音頻回傳通道等。
說到這里,可能不少朋友會覺得選擇這樣一條線材有些浪費,但如果你是用于裝修布線的話,至少要考慮到未來十幾年的升級需求,隨著8K電視、4K高幀率顯示器不斷普及,對HDMI的帶寬需求會更高,因此選擇HDMI 2.1協議的線材絕對是明智之舉。